壶山孤秀似西山,道上归人洗眼看。
到我西山山有伴,不知谁伴此山闲。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是一首宋代诗词《迎仙道中二首》,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迎仙道中二首
壶山孤秀似西山,
道上归人洗眼看。
到我西山山有伴,
不知谁伴此山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迎仙道往西山前行的情景。壶山的孤拔傲然矗立,宛如西山一般壮美。在这条道路上,返乡的行人经过它时,被它的景色所吸引,眼睛得到净化和滋养。当作者终于到达西山时,他发现这座山已经有了伴侣,但他不知道是谁陪伴着这座宁静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景观为背景,通过描述壶山和西山的景色以及道路上的行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向往之情。壶山被形容为孤拔而秀美,与西山相媲美,展示出壮丽的自然景观。道路上的行人在欣赏这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宁静,这种心境的转变通过诗人的描写得以传达。然而,当作者到达西山时,发现这座山已经有了伴侣,他对于这个伴侣的身份感到好奇,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和作者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归家之情的思考。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彤管播徽音,年年姒佐文。向来长乐注,溢美谩纷纭。
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治平天子,景至肇严禋。华玉礼威神。六龙齐捧銮舆动,采仗转钩陈。归来瑞气满清晨。金石舜韶新。楼前山鹤衔书下,天地已为春。
南行逾万山,复入武阳路。黎明与鸡兴,理发漠口铺。旴江在何所,极目烟水暮。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
故乡离几日,何处蹑秋陵。梵叶床头树,唐衣壁面僧。雨花粘旧锡,风箨扫寒簦。新偈期相寄,呵弹破小乘。
卧龙山前秋雨晴,郑子过我如夙昔。照人眉宇寒巉巉,悬知笔有千钧力。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归来湖山皆动色,新诗一纸吹清风。文章要须到屈宋,万仞青霄下鸾凤。区区圆美非绝伦,弹丸之评方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