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畧,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着有《探龙》、《钓矶》二集,编诗四卷。
《鹰》是徐夤所作的一首唐代诗词。这首诗词以写鹰为主题,表达了鹰的凶猛和狡猾,以及对于不读诗书的人的嘲讽和批评。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害物伤生性岂驯,
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
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
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
走马平原放玩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鹰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感。作者认为鹰的本性凶猛而狡猾,无法被驯服。因此,作者建议将鹰放在笼子里等待真正了解它的人。同时,诗中写到鹰捕食燕雀并享用鲜血,却对鸾皇(象征君主)啄食翠筠植物表示出嘲讽。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兔子的聪明和藏身之处,暗示行家才能熟悉鹰与兔子以及鸣鸠的天性,从而保护自身免遭危险。最后,作者嘲讽那些豪门出身但不读诗书的人,认为他们像是在平原上骑马放纵,频繁地嬉戏。
整首诗词通过对鹰的描绘以及对人性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豪门贵族不懂读书学习的批评和对于诗书学问的赞美。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价值观。
嘒嘒蜩鸣柳,飞飞燕拂帘。尧阶无一事,象戏战斜尖。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不念乃兄老,忍遗诸子才。结交予最晚,闻讣亦深哀。铭志谁为作,松杉何地栽。堂堂那复有,皎日竟浮埃。
鸡声茅店炊残月。板桥人迹霜如雪。此是古人诗。身经老忘之。君行当此境。令我昏成醒。乘月犯霜来。诗真误尔哉。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生涯今尔许,心悔旧为邦。老合营埋穴,贫犹买酿缸。山行怜瘦马,昼诵喜晴窗。忽欲翩然去,风帆泝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