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萤》

爽籁生遥圃,斜晕落斗岑。
微茫浮草际,零乱起墙阴。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灯光透蔬隙,珠彩射清当。
野磷宵争出,星榆晓共沉。
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萤火虫在宁静的园林中闪烁,微弱的灯光从斗柄的斜处散发出来。微茫的光芒在漂浮的草丛中,零乱地映照在墙阴上。屋内的尘埃积聚在窗户上,苑中的树木郁郁葱葱。灯光透过菜蔬之间的缝隙,宝石般的光彩照耀着清澈的地面。田野中的萤火虫争相闪现,星星和榆树一同消沉于黎明。长夜的门廊中,秋天的漏水声永恒不息,偏偏照亮了满脸泪水。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景象,以萤火虫为主题。作者通过描写萤火虫在园林中闪烁的光芒,展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微弱的灯光。通过墙阴、窗户和菜蔬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关注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诗中的萤火虫和星星相互映衬,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逝,以及人生的短暂和离别之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情厚意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给人以深沉的感触。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呈现出宋代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 《春宫》

    团金袍袖绣长靴,寒食宸游乐事奢。风摆珠帘红幕润,满宫春雨落梨花。

  • 《迎春乐(双调)》

    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圣君再命拥朱轮,合是南方受赐频。双鬓任從添白发,六条谁许继清尘。风牵泽国秋帆远,路入丰州画锦新。莫为故乡延去櫂,宜春人望待行春。

  • 《所闻》

    北风如许急,亦使客心寒。近得襄阳报,仍闻蜀道难。三杯中夜酒,一枕几时安。江上两都督,何人上将坛。

  • 《送僧》

    红芍药边方舞蝶,碧梧桐里正啼莺。离亭不折依依柳,况有春山送又迎。

  • 《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

    居士卖屋为宅,盖成舍与瞿昙。尚自无钱结裹,何能转施南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