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永城道中》

东行十日何所有,衰草白茅梁宋陂。
大风官树吹半折,欲雨野云垂不飞。
十年所遇半陈迹,千里独愁怀所思。
他日江湖片帆去,白头青镜久相期。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永城道中》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东行十日何所有,
衰草白茅梁宋陂。
大风官树吹半折,
欲雨野云垂不飞。
十年所遇半陈迹,
千里独愁怀所思。
他日江湖片帆去,
白头青镜久相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行了十天有何收获,
路旁衰草白茅覆盖着宋陂。
狂风吹倒了官树一半,
蓬勃的云团似乎即将下雨,但却悬在半空,无法飞涨。
十年来所经历的只是片段的痕迹,
千里之外,独自忧愁,思念所思。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将扬帆离去,
白发苍苍,但心中的青春依旧,长久地期待相见。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思考。诗中的"东行十日何所有"表明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己所得和所失的思考。衰草白茅梁宋陂描绘了路旁凋零的景象,呈现出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氛围。

"大风官树吹半折,欲雨野云垂不飞"表达了风雨将至的预兆,但却未能实现,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的感觉。这种气氛与诗人内心的愁思相呼应,暗示着他的心境孤独而忧愁。

"十年所遇半陈迹,千里独愁怀所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回忆过去所经历的片段和思考自己未来的心情。他在千里之外独自忧愁,思念着心中的所思。

最后两句"他日江湖片帆去,白头青镜久相期"表达了诗人将来离去的决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尽管岁月已经使他的发丝变白,但他仍怀揣着青春的心境,期待着与美好相遇。这里的江湖可以理解为广阔的世界,片帆象征着诗人的远行和追求,白头青镜则是对自己心中青春的自信和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物和表达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青春的坚守。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送舒殿丞》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 《赠萧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 《赠吴太博二首》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