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
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
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
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国家繁荣富强,邻国饰以华美之衣。被蛮族侵扰而遭废弃的雅乐,苗族恢复了文化的繁荣。面对充满忧虑的形势,君王的车马年年传闻。我应当效仿朝廷的法度,投身于校尉之职,修炼文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国家兴衰和文化复兴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国家和民族的境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关切和对时代的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国家的繁荣和邻国的富庶,用金汤和玉帛来象征国家的繁荣。然而,这个繁荣的国家却遭到了蛮族的侵扰,导致原本庄严的雅乐被废弃。这里的雅乐代表了国家文化的衰落和被外来文化所取代的情况。
接着,诗人描述了苗族的文化复兴。苗族自己恢复了文化的繁荣,展示了民族的自救能力和对文化的重视。这种自敷文的努力体现了民族的自豪和自尊,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复兴的赞赏和鼓励。
在面对形势的时候,诗人感到了忧虑。他提到君王的车马年年传闻,暗示了君王对国家兴衰的关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表示要效仿朝廷的法度,投身于校尉之职,修炼文学。这里的校府和文学象征着修身养性和培养才能的意义。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兴盛做出贡献。
整首诗词通过对国家兴衰和文化复兴的对比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文化的重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不丧失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和意愿。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又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国家民族的关怀。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抱负黄锺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gs琴无泛声。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巷巷缲车桑茧熟,村村社鼓野神来。鹁鸠声向树阴里,花下柴扉昼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