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槐》

万物迎春兔目开,亭亭圆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咏槐》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槐树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槐树的形态和特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槐树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物迎春兔目开,
亭亭圆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
可待山中养不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中槐树的生长状态为描绘对象,表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槐树的独特之美。

诗的开篇“万物迎春兔目开”,以万物迎接春天的到来来比喻槐树的花朵绽放,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繁荣景象。槐树的花朵如同兔子的眼睛一样明亮,形态可爱动人。

接着,“亭亭圆影覆莓苔”,描绘了槐树的形态。槐树的树冠优美圆润,投下的阴影覆盖在莓苔上,给人以宁静和凉爽之感。这里通过“亭亭”和“圆影”两个词的运用,使槐树的形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表达了槐树在山中孤独生长的态势。槐树以其深厚的根基,在贫瘠的山地中能够茁壮成长,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这里的“孤根”和“全身地”形象地表达了槐树深深扎根于土地的形象,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对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以槐树为主题,通过对槐树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槐树的坚韧品质。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这首诗意境清新,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自然美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 《秋蝶》

    粉态凋残抱恨长,此心应是怯凄凉。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

  • 《小雪日戏题绝句》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 《鹧鸪天(王清叔具草酌赏海棠为作二绝句,清叔击节,概括以鹧鸪天歌之)》

    昨夜东风到海涯。繁红簇簇吐胭脂。恍疑仙子朝天罢,醉面匀霞韵更宜。(类说云:花以海名者,皆自海外来。>(br>欢未足,困相依。羞将兰麝污天姿。少陵可是风情薄,却为无香不作诗。

  •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 《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 《兵后出郭》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