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咏李(一作太宗诗)》是董思恭于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内容描述了一株李树高耸的景象,通过描绘其盘根错节根系,交织纵横于天地之间,展开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李树盘根植于瀛州之渚,
枝交干横倚靠天空。
树华舒展出遍布四海的光芒,
叶卷挥洒荫庇山川。
诗意表现了一株李树高大、蓬勃的生长状况。李树被描绘成盘根错节状,根系深深扎根于海边的瀛州,枝干交织纵横,如同倚天屹立。树上的华光展开,辐射到四海,显示出李树的繁荣和生机。它的繁茂枝叶,为山川提供了浓密的荫蔽。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通过描绘李树的盘根交错和枝干纵横的景象,董思恭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李树的华光四射象征着其繁荣的生命力和辐射到四海的美好影响。同时,李树的茂密叶子为山川提供了遮荫,暗示着它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凉爽和庇护,象征着李树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景象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以及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相嵌合的意图。整首诗词以细腻而有力的描写手法,展示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体验,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上的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夫耕妇饷念斯农,蚕麦将登庆小丰。不是今年天意好,皆由教雨与仁风。
使君那里。千骑尘中依约是。拂我眉头。无处重寻庾信愁。山云弥漫。夹道旌旗联复断。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钱侯官舍旁,走水来方塘。暑雨过初伏,斜阳生晚凉。风翻芡盘卷,万觜争低昂。犹疑秦鸡暴,擅此六国场。下榻延密客,开樽荐新尝。金刀剥老蚌,玉沙磨夜光。殷勤烦钉饾,未咀悲生肠。引领鄘卫西,百泉乃吾乡。水产富此物,数钱论斗量。朝餐取餍饱,无复炊黄梁。贪嗜比羊枣,况乎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在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老犹堪抱甕,穷未至操瓢。
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叶影重还密,梢声远或通。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