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物理愁如海,遥想朋从眼欲花。
逆水鱼儿冲断岸,贪泥燕子堕危沙。
百年乔木参天上,一昔平芜着处佳。
行乐不妨随邂逅,我无官守似蚔蛙。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用前韵招蕃叟弟》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看物理愁如海,
遥想朋从眼欲花。
逆水鱼儿冲断岸,
贪泥燕子堕危沙。
百年乔木参天上,
一昔平芜着处佳。
行乐不妨随邂逅,
我无官守似蚔蛙。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处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对过去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虚浮和功名利禄的不屑,将自己比作一只自由自在的蚔蛙。
赏析:
诗的开篇,作者通过“细看物理愁如海”描绘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忧虑如同汪洋大海般深沉无边。接着,他用“遥想朋从眼欲花”的形象描绘了对过去朋友的眷念之情,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仿佛他们就在眼前。
接下来的两句“逆水鱼儿冲断岸,贪泥燕子堕危沙”通过描绘两种动物的行为,象征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逆水的鱼儿试图冲破岸边的阻碍,而贪恋泥沙的燕子却堕入危险的沙地,这些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接着,诗中出现了“百年乔木参天上,一昔平芜着处佳”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乔木参天,意味着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而过去的平芜之地则因为岁月的流转而变得美好。这一景象与作者自身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向往。
最后两句“行乐不妨随邂逅,我无官守似蚔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他宣称自己不愿受制于官场的权利和束缚,宁愿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自由自在如同一只蚔蛙。这里的蚔蛙象征着自由和纯朴,与官场的虚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对过去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对官场虚浮和功名利禄的批判也透露出作者的独立精神和对真实人生的追求。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颍川七不登,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