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纪律久无闻,钲鼓才鸣玉匣尘。
牧野再逢诸葛亮,两阶重见祭将军。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上·光武祭遵》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山纪律久无闻,
钲鼓才鸣玉匣尘。
牧野再逢诸葛亮,
两阶重见祭将军。
诗意:
这首诗词以咏史的方式,描述了一幅光武帝刘秀祭祀遵亲王的场景。东山纪律已经过去了很久,已经被人们遗忘,直到此刻才再次奏响了悠扬的钲鼓声。在这次祭祀中,牧野再次出现了诸葛亮的身影,两阶重叠,将军再次被恭敬地祭奠。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庄重肃穆的场景。作者通过描绘东山纪律久无闻的情景,表达了历史的遗忘和被遗弃的感慨。然而,随着祭祀的举行,玉匣中的钲鼓声再次响起,唤醒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诗中的牧野再逢诸葛亮,将军重见的情景,以及两阶重叠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珍视,以及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庄重肃穆的氛围也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受,使读者对历史和英雄人物产生共鸣和思考。
镜中失画双青鬓。懒更占花信。小梅半谢雨垂垂。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社前归燕穿帘语。似说人憔悴。自缘老去少欢悰。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维犠维牲,以炰以烹。植其鞉鼓,洁彼铏羹。孔硕北俎,于穆厥声。肃雍示相,福禄来成。
望海亭前春色深,风光澹澹海沈沈。潮如世路来还去,山带城芜古到今。坐见微云生别岸,吟惊幽鸟起层阴。劝君莫苦凭高望,惊动子牟千里心。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萧萧老逢掖,得依夫子墙。鵷湖无五月,宿雨生微凉。客从东浦来,手持紫霞觞。采蒲泛纤玉,沃我书传香。殷勤两博士,杂出肴与浆。书囊谈未了,一醉齐彭殇。酒醒忽不乐,起看北斗芒。岁月感疏鬓,风烟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结幽棲事静便,为无花竹不成村。在群佰里鸣弦地,成我一方濯锦园。按鼓威名知破胆,乞花诗句是招魂。桃溪竹径如成趣,柳岸梅洲却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