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上·汲黯》

东北民思虀主父,西南人欲粉唐蒙。
汉家社稷何依倚,黯直粗疏一病翁。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上·汲黯》

中文译文:
东北民思念主父,
西南人欲消弥唐蒙。
汉家社稷何所依靠,
黯直粗疏如同一位衰老的病人。

诗意:
这首诗是陈普所写的历史咏史之作,主题涉及东北和西南两地的人民对主父(指唐朝的李世民)和唐朝的怀念,以及对汉家社稷(指大汉国家的基业)的关切。诗人通过描绘汲黯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衰落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汲黯的形象作为隐喻,将他比作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形容他的形象粗疏、颓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整个国家衰败的忧虑和痛心。

诗中提到了东北和西南两地的人民,他们分别思念着主父和希望唐朝的兴盛能够遮掩住蒙古的侵袭。这种东北人的思念和西南人的期待,凸显了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词通过对汲黯的描写,暗示了整个国家的困境。汉家社稷,即汉朝的基业,被问到何处依靠。这种质问凸显了对当时社稷安危的关切。诗中的黯,象征着国家的颓废状态和衰败前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落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一个病痛的老人形象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社稷危机的担忧。它描绘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陈普细腻的抒情才华。

  • 《过崇德县》

    枯柳无风影不摇,败墙颓屋意萧萧。忽然唤醒承平梦,犹有红栏夹画桥。

  • 《颂蔡君谟》

    洛阳桥,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往来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

  •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

    越境能来访我,扶筇颇肖游僧。得与坐间语味,谅其胸底怀冰。

  • 《渔家傲》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船头触散双鸂鶒。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 《邹园十咏 杏坞》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

  •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