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上·王昭君》

宁胡名号正当时,且有安栖得哺儿。
胡草似人空好色,青青合为故阏氏。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咏史上·王昭君》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宁胡名号正当时,
且有安栖得哺儿。
胡草似人空好色,
青青合为故阏氏。

诗意:
这首诗词咏史,以王昭君为主题。宁胡,指的是昭君的胡族名字。诗人表达了王昭君名声鹊起的时刻,同时也提到了她得到了安宁的居所,并能够照料她的孩子。然而,诗人也暗示了胡族人的风俗习性,暗示王昭君与胡族人的差异。最后一句诗描述了青青胡草,以及它们与王昭君的故乡、故阏氏的联系。

赏析:
陈普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王昭君的生活境遇。诗中的"宁胡名号正当时"表明了王昭君的名声正在迅速传播,她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安栖得哺儿"则表达了她在异乡找到了一个安顿自己和孩子的地方,得到了温暖和照料。然而,诗人通过"胡草似人空好色"一句,揭示了胡族人的风俗习性,暗示了王昭君与胡族人在文化和风俗上的差异。最后一句以"青青合为故阏氏"作结,将青青草地与王昭君的故乡、故阏氏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王昭君远离家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抓住了王昭君的关键形象和情感,同时通过对其胡族身份的暗示,展现了跨文化的主题。它既描绘了王昭君的荣耀和生活境遇,又表达了她与故乡的情感纠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王昭君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也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暗示,探讨了人物身份和归属感的问题。

  • 《寂照院》

    道人筑室不草草,燕垒蜂房断有才。细细转泉萦屋去,疏疏栽竹放山来。琴无杀意客何惮,士怕移文车自回。清夜不眠留迟月,譟天耘鼓急如雷。

  • 《鹧鸪天》

    万国梯航贺太平。天人协赞甚分明。两阶羽舞三苗格,九鼎神金一铸成。仙鹤唳,玉芝生。包茅三脊已充庭。翠华脉脉东封事,日观云深万仞青。

  • 《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

    无余任灭磨,应不唱巴歌。真如法界内,无自也无他。

  • 《见后雁有感》

    笑尔穷通亦似人,高飞偶滞莫悲辛。却缘风雪频相阻,只向关中待得春。

  • 《采莲曲》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

  • 《浯溪》

    苍崖古刹夹清泉,中有元郎几百年。策杖摩挲看不足,壮怀惆怅大江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