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北兄南竞效尤,邺中半邺半青州。
身分家裂无全理,终使辽东送二头。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上·袁绍》是陈普所作,描绘了历史上的袁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袁绍生平的苦衷和遭遇。
袁绍在北方与其兄弟争夺家业,北面被弟弟挤占,南面又与兄长争夺效法他的地位。他的家族分裂,没有完整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切。最终,他在辽东被迫分割为两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袁绍身世的悲凉和他所受的伤害。袁绍是一个在家族纷争中受伤害的人,他在争斗中失去了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这首诗词展示了袁绍的不幸命运和他所经历的辛酸。
这首诗词令人深思,通过袁绍的故事,我们可以反思家族纷争和争权夺利所带来的伤害。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与团结,避免争斗和分裂。袁绍的遭遇也让我们意识到,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而不是追求个人的私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袁绍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诗意。它唤起了读者对家族纷争和个人尊严的思考,提醒我们追求和平与团结的重要性。
珍木生奇亩,低枝拂梵宫。因开四界分,本自百花中。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三年乌石山边路,每恨南留未北归。今复无端登蒜岭,却寻乌石认亲闱。
去时吊古愚溪上,归日读碑浯水边。不似柳州终抱愤,应同郭令欲扶颠。
淮平舟未进,远绪怅依依。勿谓王孙怨,先如春草归。
动则万丈悬崖,不动则当处沈埋。千重万重关锁,一鎚当面击开。伎死禅和无数,依前似鸭闻雷。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扬州虾蚬忽得便,腥臊臭秽逐我行。我身化作青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