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上·夏后氏》

执法庭坚亦太坚,两朝窃负总无缘。
何人有子如崇伯,祓涤犁牛陟配天。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上·夏后氏》

中文译文:
执法庭坚亦太坚,
两朝窃负总无缘。
何人有子如崇伯,
祓涤犁牛陟配天。

诗意和赏析:
《咏史上·夏后氏》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通过咏史之笔,描绘了夏朝时期的夏后氏一族的风采和传奇。

诗的首两句,执法庭坚亦太坚,两朝窃负总无缘,表达了夏后氏一族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夏后氏是夏朝的创立者,他们在执掌政权期间,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决心,但却未能实现太多的成就,两朝的努力似乎总是与之失之交臂。

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崇伯的人物,他被描述为何人有子如崇伯。这句诗意味深长,崇伯可能是夏后氏一族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子孙也继承了夏后氏的才干和品质。诗人通过崇伯的形象,表达了对夏后氏后代的赞美和希冀。

最后一句诗,祓涤犁牛陟配天,揭示了夏后氏一族对神灵的崇拜和信仰。祓涤意指净化、祭祀,犁牛陟配天则表示夏后氏通过祭祀犁牛以示对天神的敬意。这句诗体现了夏朝时期的宗教信仰和仪式,也展现了夏后氏一族对于与神灵的联系和顺应天命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夏后氏一族的历史形象和文化特征。通过对夏后氏的赞颂和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同时也透露了对于朝代兴衰和人事更替的感慨和反思。

  • 《漫兴一首》

    前月海寇入郡郭,病里移家愁杀人。桃花野屋苦多雨,杨柳清江无好春。谁似庞公居陇亩,自惭杜老在风尘。草堂梦寐惊相见,把酒论诗月色新。

  • 《夜兴》

    老火顿扫迹,颢气凝清英。病淙少栖泊,循檐听风声。桂魄未及圆,列纬已让明。银潢谁决流,静向苍旻倾。引领欲纵望,众屋高峥嵘。又成兴局促,万里孤遐征。阴墙想露溥,夕蔓粘青萤。怯冷独归户,搔头对长檠。咨嗟分赋薄,煮药过半生。随缘但顺受,境逆或渐平。年年中秋夜,裴回

  • 《秋日》

    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 《水阁》

    四围绿水绕重重,孤阁高撑渺渺中。人在阁中忧思远,应随水到海涯东。

  • 《松风轩晚望》

    远山亚归云,近山留夕照。澄江横净練,怒风收众竅。东南佳山水,此地宅其要。连薨三万家,金璧互辉耀。閒房列歌舞,杰观富登眺。物理会有极,却庐成悲啸。我家三茅峰,一室倚青峭。下有荆溪水,水深鱼可钓。归欤有成计,静坐观众妙。功名付公等,连茹祗明诏。他年问无恙,短策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南禅相望无多地,深谢高轩日见过。归去山林遂閒放,却寻农圃问谁何。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