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下·曹操七首》

刘备孙宇岂可忘,南来举趾遽扬扬。
刘琮脱用王威计,送死何须到武昌。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咏史下·曹操七首》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曹操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其英勇智略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刘备、孙宇岂可忘,
南方英雄崛起雄踞江。
刘琮不料陷网罗,
何须北上送死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曹操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曹操的赞美和对他智勇过人的钦佩之情。诗词的第一句提到了刘备和孙权,暗示曹操在与刘备、孙权的斗争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句则表达了曹操在南方崛起的雄心壮志和统治江南的权威。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刘备的儿子刘琮被曹操的计谋所困,最后一句则表达出诗人的思考:为何刘琮需要北上送死,前往武昌(曹操的势力中心)呢?这句话暗示了曹操在政治智谋和军事战略上的卓越才能。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曹操塑造成一个智勇双全、威震天下的历史英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佩和对英雄气概的讴歌。

  • 《水调歌头(李彭州_生日)》

    促织谁遣妆,唧唧不能休。揽衣起观,四顾河汉淡如油。露下南山荟尉,风抹西湖菱芰,客感浩悠悠。尚此推不去,岁寿两公侯。自侯归,闲日月,几春秋。东方千骑,何事白首去为州。会有葛公清侣,携上神仙官府,玉案侍前旒。却袖经纶手,归伴赤松游。

  • 《漉酒巾》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偏宜雪夜山中戴,认取时情与醉颜。

  • 《释闷》

    燕目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我辈於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二》

    江楼人日酒初浓,一一红妆水面逢。不待上元灯火夜,徐王庙下鼓冬冬。

  •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

    历数更端后,英雄崛起间。子真逃谷口,甪里老商颜。德共三槐远,名堪五柳攀。知贤惭拙守,论譔幸藏山。

  •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先拜紫皇前,次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