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
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
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
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咏史》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田氏的下客,在一朝之间从市井之中崭露头角,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
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
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
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下客田氏的描写,表达了历史上下层社会人物的价值和重要性。
诗人首先描述田氏原本只是一个门下客,地位卑贱,来自冯公的家族,地位较为低下。然而,一场时代的变迁使得田氏的价值得到承认,成为百代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具备非凡的才能与成就。诗人通过这种对田氏的赞颂,表达了下客的身份并不轻视,他们同样具备成就和影响力的能力。并且,他们能够为主人带来成功。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通过对主人的高车和珠履的比喻,来反问这些贵族地位的人,他们与卑贱的书生相比,是否能够有田氏这样的成就。
这首诗通过对下客田氏的赞颂和对贵族的反思,强调了人的价值和能力不应该仅仅由身份地位决定,而是应该由个人的才能和努力来决定。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对下层人群的不公和歧视。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下客的赞美来传递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清和惟首夏,百卉扬菁英。有酒不自醉,无乃非人情。丹霞映四野,白日将西倾。中庭细草中,蝈蛄相应鸣。微月堪徘徊,蚊蚋犹未生。
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净漱一掬碧,远消千虑尘。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源邻。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舟行素冰折,声作青瑶嘶。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珪。明明宝镜中,物物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七情浼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故玉
侵晨盥栉起,爽气随凉飚。曳杖踏露草,不觉路已遥。水清出沙嘴,烟白横山腰。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
雪尽冈头路,风和腊后天。人安闲淡内,鸟下寂寞前。冻水晴初浪,荒城晚自烟。西桥车马急,归意尚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