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霜二首》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
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
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
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咏霜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江南的秋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江南的雪未曾飘落,山村里充满了霜露。
纸上的被子叠得很厚,茅檐上的瓦片暖意盎然。
霜露从未凝结成水滴,有意隔断了早晨的阳光。
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天,舒适地躺在床上不出门。

第二首:
清晨的霜欺负了客人的病痛,夜晚逼近了窗户和门扉。
坐着睡在炉火旁取暖,细细听着叶子飞舞的声音。
蕉叶的衣袋空空如也,砧杵不停地催促着穿衣。
起身看看庭院前的青草,松树和竹子仍然不觉得寒冷。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南秋霜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描绘纸被、茅檐、庭院等细节,营造出江南山村的冷冽氛围。同时,诗人通过诗句中的对比和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孤寂、寒冷的景象为背景,从物象中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霜露、纸被、茅檐等冷冽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凄清的氛围。诗中的人物形象被置于自然景物之中,与之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意的深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感受,展现出苏辙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领悟。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冷寂与思索,也可以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思考和启示。

  • 《风水洞》

    二洞标奇石,连岩葺宇新。凉生清桂晓,暖涨青桃春。闲拥东方骑,来寻北陇人。破云拖蜡屐,琢句写霜筠。谭剧频飞屑,歌长益落尘。为探琼巘胜,不记玉觞巡。下客惭长颖,高筵饮德醇。追随到峰顶,疑化九霄身。

  • 《酬襄阳储检法》

    客子朝莫去,相过能几回。少留贫快论,多病畏深杯。年少难量在,天姿信美哉。短檠三万卷,莫待老相催。

  • 《招夏和叔》

    矻矻雕镌役俗儿,六经尘土有谁吹。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苟安行即後时。大遇定为当世福,不逢犹作後来师。思量最是男儿事,此外吾曹不足期。

  • 《款歌》

    日暮休凭斗鸭阑,落霞飞去水漫漫。秋光都在重屏里,东面青山是马鞍。

  • 《送赵民则少盐提举二首》

    汉庭近日少宗盟,情选宗英副匠卿。高帝子孙谁宿德,翰林风月得先生。又持一节湖南去,政是三湘鴈北征。但使远民蒙福了,早归词禁赋新鹦。

  • 《祭酒芮公既殁四年门人吕某始以十诗哭之》

    交广归来里巷迎,破囊又比去时轻。何须更酌廉泉水,夫子胸中万斛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