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过。
看笋成竿,等花著果,永昼供闲坐。
苍苍晚色,临渊小立,引首暮鸥飞堕。
悄无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百年似梦,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
我自知鱼,翛然濠上,不问鱼非我。
隔篱呼取,举杯对影,有唱更凭谁和。
知渊明,清流临赋,得似恁么。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曲径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过。
曲径蜿蜒而幽深,小亭子依偎在翠绿的树木旁,春天的景色刚刚过去。
看笋成竿,等花著果,永昼供闲坐。
看着竹笋长成竹竿,等待花朵结出果实,整天供我闲坐。
苍苍晚色,临渊小立,引首暮鸥飞堕。
蓝蓝晚霞,我站在悬崖边,引首观看晚鸥飞翔坠落。
悄无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寂静无人,只有一条溪流和山影,可惜被人为的渠道分割破坏了。
百年似梦,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
百年如梦一般,身体仿佛寄居其中,无论南北去留都可以。
我自知鱼,翛然濠上,不问鱼非我。
我自觉是一条鱼,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水中,不去问鱼非我。
隔篱呼取,举杯对影,有唱更凭谁和。
隔着篱笆呼唤,举起酒杯对着自己的倒影,如果有歌唱,更凭谁与我同乐。
知渊明,清流临赋,得似恁么。
了解深渊的明智,像清澈的流水一样贴近写作,理解得如此之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色和个人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诗中的小亭、竹笋、花果、溪流等元素都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体悟,与自己内心的体验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束的追求。最后的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身份、归属和自由选择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独立的肯定。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和李弥逊诗人的独特风格。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