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
纨绔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催科里正莫频频,
望麦登场更浃旬。
纨绔向来无饿死,
黄冠此去罢迎神。
田间作苦谁怜汝,
天上调元合有人。
自叹农家消底物,
百金斗米便回春。

【中文译文】
在这封用韵的赋文中,田家在岁末的感慨足以引起人们的警醒。
缴纳赋税的日期已经不断逼近,
期待着麦子的丰收将在不久后到来。
贵族们素来没有死于饥饿之苦,
而他们这次离去是为了迎接神灵的到来。
田间辛勤劳作的人啊,谁会怜悯你们呢?
上天却调配着元气,却没有人关注。
自诩为农家的底层人士,
只能自叹无奈,但百金能换回斗量的米粮,将带来春天的希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农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田间劳作者的关切和对社会阶层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岁末催科、期待麦收的情景,以及贵族们迎接神灵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苦农人命运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纨绔和黄冠分别指的是贵族和士人,他们通常不会饱受饥饿之苦。而农民们却在田间辛劳,却很少得到关注和同情。诗人以天上调元的表达方式,暗示着社会的不公和农民们的命运不受人关注。

最后两句"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表达了农家人士的心声。他们深知自己在社会中的底层地位,但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用一百金钱能换取一斗米,带来春天的希望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农民生活的关切。诗人以朴素的语言和明快的韵律,表达了对社会阶层不公的批判,同时也赞美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精神。这首诗寓意深远,让人深思社会的公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 《句》

    画屏展尽一山川。

  •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 《七月闺情》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 《桃源忆故人 自悟》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 《分水铺》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 《天香》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