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用郑浮梁韵简圜师二首》

古寺规模壮,空山岁月深。
春排千树绿,云堕一溪阴。
地僻人稀到,官闲我得寻。
归来诧清赏,未觉负初心。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用郑浮梁韵简圜师二首》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寺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寻觅清幽的心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寺规模壮,
空山岁月深。
春排千树绿,
云堕一溪阴。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古寺的庄严和壮观,寺庙的规模宏大。第二句表达了寺庙所在的山区岁月久远,寺庙自古以来就存在于这片空山之中。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现了古寺的历史和庄严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是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季的景色。诗人描述了春天中绿树排列成千上万,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云朵遮蔽了一条溪流,给人们带来了一片凉爽的阴凉之地。这里,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然和谐的美感。

地僻人稀到,
官闲我得寻。
归来诧清赏,
未觉负初心。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来到这座古寺的经历。这座寺庙地处偏僻,很少有人到访。而诗人本身官职不忙,有机会来到这里寻找心灵的宁静。归来后,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清净,对所见所闻感到惊叹。他并没有失去最初的初心,保持了对宁静与清净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壮丽景象、春天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寻觅之旅,表达了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古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在这和谐之中,人们可以追寻到心灵的宁静和初心的重要性。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 《雨中听邻家侍儿歌》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 《社日小饮》

    社日西风吹角巾,一樽强醉汝江滨。杏梁燕子还堪恨,归去匆匆不报人。

  • 《万州》

    银珠络髻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君侯重行乐,相将腰鼓迓年光。

  •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诗酒会,成陈迹。山水趣,今谁识。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

  • 《过雁和二十二弟韵》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谩回。

  •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