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诗词:《咏竹火笼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中文译文:
折下有根向南方,用来防露再罩云。
虽然只是九华山的扇子,也能稍稍净化炎热的空气。
怎能偶然出现像狐狸毛一样的纯白色?
鹤羽编织成精美的图案。
盖住并拿着鸳鸯被。
百花散发出香气。
突然被柔弱的手使用。
岁末等待穿上罗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以竹子制作的火笼,用于防露和净化炎热气息。诗人将火笼比作九华山的扇子,虽然只是普通的物品,却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稍稍净化炎热的空气。诗中还提到了覆盖鸳鸯被的图案,百花散发的芬芳气息,以及等待岁末穿上罗裙的情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火笼的功能和意义,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竹火笼的形象,诗人赞美了那些看似平凡、却能起到一定作用的物品。同时,诗词也透露出对岁末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具体的场景,通过物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南北朝时期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
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闷己赋疑唯独语,恼卿诗似得同论。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几欲抛书闲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曰我见犹怜,何况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高岸已为谷,斯人如蜕蝉。固应留宝刻,信示当家仙。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