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宝盖岩》

夙有斯岩约,今朝喜践盟。
路从支涧入,人在半空行。
六月如霜候,四时长雨声。
愿求容膝地,著我过浮生。

作品评述

《游宝盖岩》是宋代诗人邹应龙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夙有斯岩约,
今朝喜践盟。
路从支涧入,
人在半空行。
六月如霜候,
四时长雨声。
愿求容膝地,
著我过浮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游览宝盖岩的情景。诗人早已听闻过宝盖岩的美景,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到访,感到非常高兴。诗人沿着支涧(一条小溪)进入宝盖岩,感觉自己如同行走在半空之中。六月的天气像是初霜降临,四季长久的雨声回荡在耳边。诗人希望能找到一个容纳他身躯的地方,在那里过完他的一生。

赏析:
《游宝盖岩》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游览宝盖岩的景致,以及他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全诗共四句,每句四字,字字质朴,意境清幽。

首句“夙有斯岩约,今朝喜践盟”,表达了诗人早已听闻宝盖岩的美景,今天终于实现心愿,感到非常高兴的情感。这里使用了“夙有”和“今朝”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此行的重要性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路从支涧入,人在半空行”,通过描述诗人进入宝盖岩的道路和行进的情景,创造出一种虚幻、飘渺的感觉。支涧和半空都给人一种悬浮、脱离尘世的意象,与游览名胜的心境相呼应。

第三句“六月如霜候,四时长雨声”,借用了季节和天气的描写,给人以凉爽、湿润的感觉,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意的意境。

最后一句“愿求容膝地,著我过浮生”,诗人表达了对一个安静、平和之地的向往,渴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过上心中所期望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勾勒出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对安宁、沉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的追求,是宋代文人常常表达的主题之一。

  • 《寂住阁》

    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宗师信舍法,摈落

  • 《用元韵答清卿并简蔡尉》

    貂裘半敝复来归,正坐刚肠不诡随。见说史君尝馈赆,似闻内子亦啼饥。经年一别方相遇,他日重来未有期。试问此行谁借重,梅仙青眼是新知。

  • 《丁卯新正纪怀四首》

    土润耕牛不受鞭,风和花鸟各忻然。老人独记兵戈日,自后升平五十年。

  • 《除夜立春》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 《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置酒其下》

    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农。何事偏宜闲处植,无端复向别时逢。林间暂击黄金勒,花下聊飞玛瑙钟。会待重来醉嘉树,只愁风雨不相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