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登东畔高亭子,洗却胸襟万斛尘。
落乍玉残梅兴尽,旧桃金吐柳芽新。
倚林困鹤聊休足,巡食饥乌不避人。
尚欲徘徊已灯火,归驺屡趣入城堙。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曹园》是赵汝鐩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登东畔高亭子,
洗却胸襟万斛尘。
落乍玉残梅兴尽,
旧桃金吐柳芽新。
倚林困鹤聊休足,
巡食饥乌不避人。
尚欲徘徊已灯火,
归驺屡趣入城堙。
诗意:
《游曹园》描绘了一幅游园的景象,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欢乐。诗人先登上东边高亭,洗去内心深处的尘埃,意味着他心境的净化和升华。玉残梅花落尽,旧桃树金色的柳芽吐露,春天的气息正在逐渐转换,新的生机悄然涌现。诗人倚靠在树林中,看到一只疲倦的鹤停歇,它不再追逐食物,而是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此同时,饥饿的乌鸦却不顾他人的存在,继续巡食。夜幕降临,诗人仍然意犹未尽,希望在灯火下继续徘徊,驱马归家的马儿屡次催促着进入城堙。
赏析:
《游曹园》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类交融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表达了生命的不断循环和更新。诗人洗去胸襟上的尘埃,象征内心的净化和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他观察到鹤与乌鸦的不同行为,反映了生活中的多样性和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诗人希望延长美好时刻,继续徘徊在夜幕下,马儿的催促则象征着现实的压力和责任。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赏识之情。
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帐掩秋风一半开。闲将玉笛吹。过云微雨散轻雷。夜参差、认楼台。暗香移枕新凉住,竹外漏声催。放教明月上床来。共清梦、两徘徊。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
十方诸佛入其中,十波罗蜜一光同。十世古今无间隔,十身千亿法身通。
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虽云绝品,未足为珍。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