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柴桑怀渊明二绝》

草莽连云旧迳荒,人人称是古柴桑。
园蔬篱菊知何处,乔木萧萧挂夕阳。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游柴桑怀渊明二绝》
作者:喻良能(宋代)

草莽连云旧迳荒,
人人称是古柴桑。
园蔬篱菊知何处,
乔木萧萧挂夕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喻良能在宋代创作的,描述了他游历柴桑时怀念渊明的情感。通过描绘柴桑的景色和环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叹。

首两句"草莽连云旧迳荒,人人称是古柴桑"暗示了柴桑的荒凉和草木茂盛的景象。这里的"草莽连云"表达了草木丛生,遮蔽了天空的意象,而"旧迳荒"则体现了过去繁华的道路如今的荒凉。人们都称赞柴桑是一个古老而有名的地方,这种赞誉也体现了其历史的厚重。

下两句"园蔬篱菊知何处,乔木萧萧挂夕阳"则展现了柴桑景色中的园蔬和乔木。"园蔬篱菊"描绘了园中蔬菜和篱笆上的菊花,但这里的"知何处"暗示了作者游览时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这些花草的具体位置。"乔木萧萧挂夕阳"则以乔木凋零的景象为背景,配以夕阳的余辉,传达了时光流转、自然变化的无常之感。

整首诗意蕴含了对柴桑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沉思。通过描绘柴桑的景色和环境,作者表达了对古老繁华的回忆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叹。这种对逝去岁月和无常生命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引发人们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 《同表甥赵康游种范李氏》

    百态范氏石,千寻种氏木。灌以邠李水,禽鸟识故国。使我从今去,魂梦常不足。

  • 《秋吟献李舍人》

    肠结愁根酒不消,新惊白发长愁苗。主司傥许题名姓,笔下看成度海桥。

  • 《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一溪屈曲与山随,要试跻攀脚未衰。隔岸人家西日外,数株红柿压疏篱。

  • 《江月晃重山》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 《胜胜慢/声声慢》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