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长安诸寺联句·靖恭坊大兴善寺·蛤像联二十字绝句》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
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段成式
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
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张希复

作者介绍

段成式,字柯古,河南人,世客荆州,宰相文昌之子也。以荫为校书郎,研精苦学,祕阁书籍,披阅皆遍。歷尚书郎、太常少卿,连典九江、缙云、庐陵三郡,坐累,退居襄阳。集七卷,今编诗一卷。 段成式,字柯古,河南人,世客荆州,宰相文昌之子也。以荫为校书郎,研精苦学,祕阁书籍,披阅皆遍,歷尚书郎、太常少卿,连典九江、缙云、庐陵三郡。坐累,退居襄阳。集七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游长安诸寺联句·靖恭坊大兴善寺·蛤像联二十字绝句》是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这是第一联的诗句。意思是说蛤像与佛像一样美好,但只有从隋代开始才流行。它和蚌壳一样顽固,只是和鹬相持争斗。

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这是第二联的诗句,由唐代文学家张希复创作。意思是说蚌虽然因为雀变(即暗指蚌生珍珠的过程)而发生变化,但并不按照月份逐渐损耗。即使有上天的工匠,也不能创造出这种神奇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通过对蛤像与佛像的对比,表达了尽管世事在变迁,但自然界的美妙和神奇是无法通过人工创造的。诗中使用了蛤壳和蚌壳作比喻,同时以隐喻的方式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突出了自然界的独特性和无法被人类超越的美丽和奥妙。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与人类的努力和智慧相对照,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俯春亭》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

    云卷云舒好列观,谓宜隐者似无端。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大观祀社稷九首》

    崇崇广坛,严恭祀事。威德孔时,周旋进止。锵若环佩,诚通于幽。相于农植,邦其咸休。

  • 《小雨》

    小雨廉纤晚,幽花寂历秋。嘉时空冉冉,白日付悠悠。乱思工萦恨,危肠只贮愁。唯应时扣寂,一念万缘休。

  • 《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