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段氏园亭》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摇荡武陵源。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又段氏园亭》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欹眠随水转东垣,
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
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
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
可能摇荡武陵源。

诗意:
这首诗以又段氏园亭为背景,描绘了园亭中的景致和意境。诗人躺在园亭中,随着水流的转动而斜倚,远远望见一点炊烟从水面映照出来,昏暗了视线。园亭内芙蕖盛开,但茂密的花草使得通行变得困难,只有轻盈的杨柳摇曳的烛光才知道这里的入口。青山上的露水如染色般新鲜明亮,白色的鸟儿在宁静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没有丝毫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在这个美景的边上,有可能存在一个朱雀航行的地方,仿佛在摇曳荡漾的武陵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园亭中的景色和氛围,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亭中的景致,通过对花草、水流、杨柳、山鸟等元素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诗中的“欹眠”、“炊烟映水昏”等词语,使人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倾慕。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述园亭内部的繁茂和困难与园亭外部的宁静和自由,营造出一种富有张力的意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遐想,暗示了在这美景之外可能存在更广阔的世界,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使读者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与遥远的向往。

  •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

    清昼浑无客敂关,不知春色满溪山。少年侧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间。挥麈逢君谈世事,举杯为我变衰颜。归来更倚绳床坐,剩得劳生一日閒。

  • 《恭谢庆成诗十阕》

    士庶重重间绮罗,霁光熏作小春和。御街两行瞻天表,比似前回人更多。

  • 《月》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 《明月篇》

    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 《次韵邢九思》

    百年鼎鼎杂悲欢,老去初依六祖坛。玄晏不堪长抱病,子真那复更为官。山林未必容身得,颜面何宜与世看。白帝高寻最奇事,共君盟了不应寒。

  •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醻酢。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逝逃颜跖网,行赴松乔约。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泠然心境空,仿佛来笙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