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峨眉十一首》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作品评述

《游峨眉十一首》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游峨眉的景色,同时以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景色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境况和人心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峨眉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山储秀丽、树木灵动的美景。峨眉山以其壮美的山峰、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美景的称赞。

接着,诗中提到"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这两句表达了峨眉山作为道教胜地的特点。"华夷供静瞩"意指来自中原和边疆的朝贡使节们都前来峨眉山,以祭拜山神。"参井入危经"则指修行者进入危险的地下洞穴进行修炼,参悟道教经典。

接下来的两句"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表达了峨眉山作为修行圣地的独特之处。在幽深的山谷中,修行者追求真理,经历了独特的修行过程。神光渺冥意味着修行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界限。

最后两句"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则是对社会境况和人心的思考。作者认为正当的事情不需要多言,只需要通过景色和修行的启示,可以唤醒迷失的人们。这里融入了一种对修行境界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峨眉山的景色和道教修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期望。它展示了作者对峨眉山独特魅力的感受,并融入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思,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 《元夕醉梅山弟家》

    行年八十病余身,梅坞留连率见真。花到诗家方吐气,酒无菜饤不成春。世情风雨妨妇路,古道山林有主人。珍重此时相得处,弟兄门外是浮尘。

  • 《南明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发之白兮苍山雪寒,眼之冷兮远水秋还。机自转兮夜斗有柄,气自清兮星河无澜。谷应声而亡像,珠受色而不瘢。瀛海潮落兮平且净,天宇云收兮虚更宽。万化起灭兮,默见其端。

  • 《虎丘六绝句·千人坐》

    听经人散藓花深,千古谁能更赏音。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

  • 《和冯员外秋日上陵》

    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

    宫阙初晴气象饶,宝车攒毂会东朝。重轮庆自离明後,内壤阴随解泽消。赐篚外廷纷锦绣,燕庖中禁续薪樵。联翩入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

  • 《水仙花二首》

    肌肤剪秋水,垂云出龙宫。我意得子佩,笑许无言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