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
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感
一蝗东方来,
孕子九十九。
未出婪酣肚,
已办馋左饣右崇口。
漫天自成幕,
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
何处弄百丑。
中文译文:
一只蝗虫自东方而来,
身怀九十九个子嗣。
尚未出生就贪婪地饱餐肚子,
已经贪吃得左嚼右咀。
遍布天空如悬挂的帷幕,
地面不再需要清扫。
一旦秋霜和寒风来临,
在哪里还能找到这许多丑陋的事物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蝗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蝗虫的繁殖力和破坏力。蝗虫成群结队地从东方飞来,每只蝗虫都怀有九十九个子嗣,尽管尚未出生,但它们却已经贪婪地吞食着食物。作者用"左嚼右咀"来形容它们的贪食之态,生动地表达了它们的饥饿与贪婪。
接着,诗中描绘了蝗虫的数量之多。它们密密麻麻地遮天蔽日,形成了一幅自然界的画卷,就像悬挂的帷幕一样。这种景象使得地面上不再需要清扫,因为整个天空都被蝗虫所占据。
最后两句表达了秋霜和寒风的到来,暗示了自然界的变迁。一旦秋天来临,蝗虫将不再存在,它们的丑陋和破坏也将消失。这里的"百丑"可以理解为蝗虫的数量之多和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可以引申为世间的各种丑恶现象。
整首诗词通过对蝗虫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破坏力和贪婪的强烈反感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中也传递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逝的主题。这首诗词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界的关注,展示了他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反省。
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双鸾衾[衤周]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清江与我共天涯,若到沧溟始是家。晓渡换舟惊宿雁,暮林系马散栖鸦。山童老木才余骨,潮落寒汀半露沙,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芦花。
有帨其新,有匜其洁。言念清祀,弗简弗亵。诚意既交,品物斯列。是用告虔,靡神不说。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
九酝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