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龟为石,今知石化龟。
溪分剡溪秀,亭近镇亭遗。
沙鸟穿青樾,岩花覆碧漪。
逢僧知雅素,携看古廓碑。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游龟石寺》是宋代文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游览龟石寺为题材,以独特的形象和意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情感表达。
诗中描述了寺庙周围的美景:古时传说乌龟能化石,而今却知道是石头变成了龟,这种奇妙的景象展示了岁月沧桑的变迁。山溪将龟石寺与剡溪秀丽地分开,亭子则靠近着镇亭的遗址。沙鸟穿梭于青翠的树林之间,岩石上的花朵镶嵌在碧波之上。
诗人与僧人相遇,互相领悟到了高尚的品性。他们一同观赏着古老的拓碑,这些碑文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和智慧的积累。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与僧人的交流,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意境。作者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物为媒介,表达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美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考方式。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