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
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高碧》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碧

碧绿的小山峰,高耸入云与天平齐。
诗篇已成欲刻于悬崖上,攀爬的藤蔓需要付出努力。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小山峰,它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座山峰高度与天空平齐,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诗人在这座山峰上写下了自己的诗篇,然后想将它刻在悬崖上,但这需要勇往直前、攀爬藤蔓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小山峰,以及诗人在山峰上的所思所感。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山峰的高度和颜色,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壮丽之处。同时,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将诗篇刻于悬崖上的意愿,传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的精神。藤蔓的形象象征着攀登艰险的道路,诗人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和诗人的创作场景,展示了刘过细腻而有力的描写能力。

  • 《将至徐作》

    平生秉微尚,况是多疢疾。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闲居五六年,门无车马客。亲友劝我出,结束赴朝列。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回回历三春,僶俛就兹役。于心已不竞,亦复滞文墨。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

  • 《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

    从前相辅皆频出,独在中书十五秋。太岳汾阴封祀了,这回好共赤松游。

  • 《皇后阁端午帖子》

    点画诸宫初献巧,裁缝中禁又迎祥。周南永播河洲化,仰佐鸿明烛万方。

  •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神仙谓无还似有,秦汉可怜空白首。会须一蹑青云梯,与子同祛千古疑。

  •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