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老去梨花白,绯桃占断春颜色。
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
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
不解花枝缘底事,也来江上看閒人。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又寒食日见紫荆花有怀三馆》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又到寒食时节,我看见紫荆花开放,心中涌起思念三馆的情感。东君老去,梨花已经凋零,绯桃也渐渐失去了春天的鲜艳色彩。只有紫荆依然盛开,仿佛是东君留下的一抹红色,传达着他的命令。回首望去,千花已经谢落,只留下深深的痕迹。
汗青的庭院之外,曲池边的景色依然美丽。我回忆起往日,那些花朵绕树盛开的情景。然而,我却不明白这些花朵的来历和底蕴,只是随意地站在江边观赏那些闲散的人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食时节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梨花的凋零和绯桃的逝去,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而紫荆花的盛开,代表着生命中的希望和坚强。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词以寒食时节作为背景,以花朵的盛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转换,传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诗人在江边观赏闲散的人们,也显露出一种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索和体验。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寒食、花朵和人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能引发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
独占宽闲地,不知摇落天。山林犹古色,风雪自穷年。龟伏灵根寿,禽巢绝顶仙。栋梁非所屑,几见海成田。
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有酒无人劝,看山只自知。幽禽啭新竹,孤莲落静池。高门勿遽掩,好客无前期。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闲门昼掩凄恻。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
高楼壮观东南,迥然突出千秋表。月檐明烂,风棂萧爽,烟波浩渺。菊径新秋柳谷薄暮,桃源清晓。□登临感慨,悠然引兴,银盘内,青螺小。自念当时行役,顾菱花、不堪频照。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几番危眺。浩浩洪流,茫茫尘世,尽堪吟啸。但优游老景,浮沉里?,任邦人笑。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