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杭州佛日山净慧寺》

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
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游杭州佛日山净慧寺》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五里乔松径,
千年古道场。
泉声与岚影,
收拾入僧房。

中文译文:
五里长长的松树小径,
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道场。
清澈的泉水声与迷雾的倩影,
都被整理收纳进僧房之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秦观游玩杭州佛日山净慧寺的场景。诗人描述了一条长长的松树小径,长达五里,通向佛日山上的净慧寺。这条小径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见证了无数人的信仰和虔诚。在小径的两侧,清澈的泉水发出潺潺的声音,周围弥漫着迷雾,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最后,诗人将这美景收拾整理,比喻为将这美景收藏在僧房之中,使得僧房也成为了这美景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杭州佛日山净慧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述五里长长的松树小径,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道场之中。泉水声和迷雾的描绘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与宗教的交融。最后一句"收拾入僧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珍视和保护,也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敬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景色和意境,凝练的文字让人印象深刻。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追求宁静与内心净化的情感。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和启迪。

  • 《满江红 卢沟桥》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

  • 《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

    会逢青帝欲回春,先与梅花清路尘。自别其衣黄一点,示吾不敢与兄均。

  • 《濉阳行》

    黄昏日暮驱羸马,夜宿濉阳烽火下。此地新经杀戮来,墟落无烟空碎瓦。层冰塞断隋朝水,一道银河贯千里。愁心翻覆梦难成,病仆呻吟呼不起。泗水三千招义军,本是征战邀殊勋。十年麾下蓄壮气,一朝此地为愁人。昨日太阳回照烛,转见天心重含育。早晚东风的发生,古堤春草年年绿。

  • 《卜算子》

    得酒解愁烦,多病还疏酒。本是多情失意人,此味如何受。沈醉且高歌,不饮心常有。守著残灯斗著眉,怎不腰肢瘦。

  • 《次韵游龙门十绝》

    飞泉溅雪林华湿,盘石生云古藓乾。早着些词招隐去,泰山有贼脍人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