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虫鱼已熟知,更将埤雅访农师。
投糟赤蟹真无价,荐饼黄鸡正及时。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又和》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尔雅虫鱼已熟知,更将埤雅访农师。
投糟赤蟹真无价,荐饼黄鸡正及时。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农民和农业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让我们逐句解析和赏析这首诗词:
第一句:"尔雅虫鱼已熟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在农田里培育出来的虫子和鱼类已经相当了解的赞赏。这里可能指的是农民通过耕作和养殖的努力,培养出了丰富的农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各种有益的虫子和鱼类。
第二句:"更将埤雅访农师",意味着作者还要进一步向农民请教农田的管理技巧和农业知识。"埤雅"可能指的是水塘或池塘,是农田灌溉和养鱼的重要设施。"访农师"则表示作者想要向农民请教农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三句:"投糟赤蟹真无价",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养殖的红蟹非常珍视和赞赏。"投糟"指的是喂养红蟹的方式,可能是将糟米等食物投入水中供红蟹食用。红蟹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美味佳肴和贵重的食材。
第四句:"荐饼黄鸡正及时",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提供的美味食材的赞美。"荐饼"可能指的是农民献上的烤饼或面饼,而"黄鸡"则代表了农民饲养的优质鸡类。整句话意味着作者正在享用农民送来的美食,而且正值食用的最佳时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和农业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赞赏农民在农田中培育出来的虫鱼、请教农民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享用农民提供的美食,展现了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诗词中融入了对农田生态和农产品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社会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依赖。
丘与马,入道绝贪求。欲报师恩常念念,三年守服岂能休。何处好藏头。旧居址,深谢许同修。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同步访瀛
并湖游冶路。垂冶万柳,麹尘笼雾。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凤笺空寄,燕梁何许。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筦联吟,玉壶通语。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东风晚来吹雨。
几因渴杨此癯仙,谁为招邀倏在前。明艳弗为诸垢染,孤标独出众芳先。不矜颜色自奇绝,绰有馨香只暗传。空想名园千树发,何时持酒向花边。
自从茧纸殉昭陵,定武流传賸得名。总辑旧闻为博议,即今真赝不难凭。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怒鲸瞪相向,吹浪山毂毂。倏忽腥杳冥,须臾坼崖谷。帝命有严程,慈物敢潜伏。嘘之为玄云,弥亘千万幅。直拔倚天剑,又建横海纛。化之为暴雨,潈潈射平陆。如将月窟写,似把
筑堂谁不要看山,往往襟期了不关。欲识此翁高绝处,一心长在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