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衡山》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衡山》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衡山有七十二峰,其中最高的是祝融峰。山下的蛮族地区近在咫尺,山中的天空显得格外崇高。四面环山都是佛像的占据,山巅的景色正是深秋的浓郁。星星如翼宿平卧在天空,雷池中隐约升起龙形的云气。简书记载着曾禹的授课笔记,历史上的周文王也曾在此举行过燔祭仪式。我顶礼膜拜庙宇,绕行阴石巡游,然后进入古松林中观赏。居住在山中的板屋里,雪深如屋顶,白昼的时光转动着厨房的钟摆。山中的湖泊碧水如镜,洞庭湖微微可见踪迹。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徐照游历衡山的景色和所感所想。衡山以其壮丽的山峰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徐照在诗词中表达了对衡山壮丽景色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首先,徐照描述了衡山的地理特征。七十二峰使得整个山脉如同天然屏障,其中祝融峰高耸入云,给人以崇高的感受。衡山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下与蛮族地区相邻,展现了山脉与平原的对比。同时,衡山也是天空的巅峰,给人以天人合一的印象。

其次,徐照描绘了衡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衡山四周布满佛像,显示了佛教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和深厚的底蕴。山巅上秋天的景色浓郁多彩,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翼宿平卧、雷池升起的云气则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似乎山中隐藏着未知的宇宙力量。

最后,徐照描述了他自己在衡山的旅行经历。他翻阅了简书上记载的曾禹的授课笔记,感慨历史的沉淀和传承。他参观庙宇,绕行阴石,感受山中神秘的氛围。进入古松林中,他欣赏着古老松树的风采。他在山中的板屋中居住,感受到雪的厚度和白昼的流转。他看到湖泊中清澈如镜的水面,洞庭湖微微可见的踪迹给人以宁静和深远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衡山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徐照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重。

  • 《古梅》

    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蚪枝。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

  •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苏举黄自代,靖翁独我识。

  • 《盛谏议赴维扬》

    汉家规地遍青蒲,绣扆恩深拜命初。朱画车轓频出守,仙移院额别修书。贡图星橘兼苞柚,宴筯金齑和鱠鱼。奉计不应三满岁,荷囊法许从雕舆。

  • 《答陈珽主簿》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果能磨铁砚,真可歃铜盘。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家贫无宝贝,珍贶欲酬难。

  • 《古风·其一》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还,投躯

  • 《夏夜用人韵》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敢歉山樊热,惟惊岁月除。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