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和》

天时人事共流通,何用将冰语夏虫。
判为梅花多酿酒,春风裹着蜜翁翁。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又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时人事共流通,
何用将冰语夏虫。
判为梅花多酿酒,
春风裹着蜜翁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天时和人事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没有必要用错误的言语和行为来应对。诗人通过比喻,将这个观点阐述得深入浅出。他说,就像夏天的虫子不会听懂冰的语言一样,人们也不应该用错误的方法来对待变化。他认为,梅花最适合酿造酒,而春风则将蜜包裹得浓郁甜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首句"天时人事共流通"传递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观点,强调了变化的无常和自然法则的存在。接着,诗人用"将冰语夏虫"来比喻人们在面对变化时所采取的错误行为和言论。这种比喻生动形象,使人容易理解。

下半首描绘了正确的应对方式。诗人通过"梅花多酿酒"一句,表达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开放,正好适合酿造酒,进一步强调了逆境中的积极因素。接着,他用"春风裹着蜜翁翁"来形容春天的蜜,意味着甜美和丰收。这样的描写给人以希望和乐观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积极应对变化的鼓励和肯定。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通过简短的表达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变化时要保持冷静,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从而获得积极的结果。这首诗词展示了洪咨夔独特的写作风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 《舣舟登滕王阁》

    散步登城郭,维舟古树傍。澄江浮野色,虚阁贮秋先。却酒淋衣湿,搓橙满袖香。西风吹白发,犹逐少年狂。

  • 《斋中杂题》

    列屋娥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

  • 《梁仲谋去月帖赞》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燀燀出车,投袂以趋。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 《武陵春(元若虚总管席上)》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秀色粲当筵。索句濡毫云閤里,清坐袅炉烟。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 《十月二十八夜至此怅然继和》

    病马犹依枥,饥鸿更著行。深宵风雨后,万里道途长。骨立难看镜,愁来怕举觞。少年轻聚散,曾笑客思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