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识春山笋蕨甜,只今病枕亦馋涎。
杖藜梦入僧窗去,饭饱茶香最可怜。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有怀山行》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宝昙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习以为常的是春山上新鲜笋蕨的甜美,
而如今我病中躺着也馋涎流下。
拄着拐杖梦游进入僧窗之中,
吃饭饱了,茶香更显得可怜。
诗意:
《有怀山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景和美食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春山上的笋蕨的美味,唤起了作者对山野美食的回忆。即使在病榻上,作者仍然渴望品尝美味,对食物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梦游进入僧窗中,展现了他对自由、追求美食和享受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有怀山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山景和疾病的痛苦、对美食的渴望相互映衬。通过描述山上的笋蕨的甜美和病中的馋涎,诗人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渴望。诗人借助梦游进入僧窗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野美食和自由生活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食物的渴望,表达了对生活幸福和满足的追求。
万柄风荷秋渺然,百钱又买过湖船。菰蒲鸥鹭浑相识,惊怪人间已十年。
剑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东注骈山脚,凿凿穿巑屼。广拟一苇航,声战两耳寒。异哉黄头郎,放棹随飞湍。势若从天来,千仞转一圜。百里不及眴,孰与岭道难。长篙信敏手,岸石如剑攒。江头惮瘏痡,谁不谋所安。嗟嗟彼征夫,遭时弃师干。不裹马革中,来葬鱼腹间。壮士等死耳,此命
斜阳目断。秋晚芦花岸。去信来音俱散漫。阵阵新寒惊雁。愁将梧石描成。寄情只为思卿。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
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
春沁幽花透骨清,矮窠殊迈百芳馨。紫英四出醉娇粉,绿萼千攒簇巧丁。自覆薰笼须闭户,谁栽锦伞都当庭。昼眠不用熏沈水,梦落庐山九叠屏。
十姓胡中第六胡,也曾金阙掌洪炉。少年从事夸门第,莫向尊前气色粗。十姓胡中第六胡,文章官职胜崔卢。暂来关外分优寄,不称宾筵语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