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实杨州镇,人逾浙水来。
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
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
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游会稽山》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会稽山的景色和心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实杨州镇,
人逾浙水来。
禹功县白日,
秦刻卧苍苔。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会稽山的实在存在,它位于杨州的镇上,吸引着来自浙江水域的游人。这里提到了禹王治水的功绩,以及秦朝时期的历史痕迹,暗示了会稽山的历史悠久。
龙起梅梁去,
神游石洞开。
明朝有余兴,
更上越王台。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在会稽山的进一步体验。诗中的“龙起梅梁去”和“神游石洞开”是作者的想象,表达了他的遐想和心灵的自由。接着,诗中提到了明朝时期的欢乐和兴盛,预示着明朝时代的繁荣景象。最后一句“更上越王台”则表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渴望超越以往的辉煌,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以会稽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历史传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明朝时代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禹王和越王等历史人物和传说元素,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意境。通过描写山景和历史背景,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整首诗词意境开阔,意蕴深远,给人以美好的心灵享受和艺术愉悦。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