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
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游惠山观第二泉》
作者:曹彦约(宋代)
译文:
自从遇见陆老问你的名字,
又看到苏公记下这次旅行。
从那时起,我就离开了庐阜,
难道没有寄声给谷帘兄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曹彦约游览惠山观赏第二泉的经历。诗人提到了陆老和苏公,暗示他们是他的朋友或知己。诗人离开庐阜后,他感到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因为他没有给谷帘兄寄去音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诗人的旅行经历和离别之情。诗人通过提到陆老和苏公,给予了诗中情感的背景和支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两句“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庐阜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透露着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旅行中的离别之苦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细霭轻岚散竹林,搘颐小坐听晨禽。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令飘风冻雨清尘,开阊阖天门,假道天津。千乘回翔,龙旗冉冉,鸾驾辚辚。结桂椒兮乘云并迎,问人间兮寿夭莫凭。除却灵均,兰佩荷衣,谁制谁纫?
市西楼店金千秤,渭北田园粟万钟。儿被杀伤妻被虏,一身随驾到三峰。
礼行方泽,文物德举。惟皇地祗,昭格来下。奠痤玉帛,纯诚内著。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绿杨堪系五湖舟,袖拂东风上小楼。晴树远浮青嶂出,春江晓带白云流。古今我爱陶元亮,乡里人称马少游。不负平生一杯酒,相逢花下醉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