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寄潼川漕仲房》

鸿雁天涯到,云泥未阔心。
汉卿来子墨,秦殿识中书。
欲作辽东献,空惭楚地馀。
寒虫吟露草,此意合怜渠。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又寄潼川漕仲房》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鸿雁天涯到,云泥未阔心。
这里描述了鸿雁飞越天涯的景象,象征着远方的消息和思念。诗中提到的“云泥”指的是远方与现在的差距,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未能达到理想的心境。

汉卿来子墨,秦殿识中书。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的朝臣们的敬佩和赞叹。提到的“汉卿”和“秦殿”是对于历史上有才学之名的人物的称呼,他们的出现使得现代的文士们感到自愧不如。

欲作辽东献,空惭楚地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实现抒发情感的遗憾。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诗词献给辽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在楚地的生活和创作受到限制,无法全情投入。

寒虫吟露草,此意合怜渠。
这两句通过寒虫吟唱和露水滋润草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同情和怜悯。诗中的“渠”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希望自己的心境和这些微小的生命能够相通,互相理解。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绘远方鸿雁、赞叹历史上的才子、抒发自己的遗憾以及对于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关注,诗中透露出一种思乡、自省和对于境遇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为表达手法,通过对于不同主题的切换,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喜雨三首》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 《玉汝惠猫头笋》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 《杨柳骚》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 《柳》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 《涡河龙潭》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