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金嶴赵园赋海棠梨花呈留宰》

海棠故作十分红,梨更超然与雪同。
文物英华周盛事,风流玄远晋余风。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金嶴赵园赋海棠梨花呈留宰》是宋代文人陈傅良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游览金嶴赵园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海棠和梨花的美丽景象,并融入了对文化传承和风雅情趣的思考。

海棠花被描绘得艳丽动人,它的红色显得十分鲜艳夺目。而梨花则与雪相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清雅之美。这里的海棠和梨花作为自然界的美丽存在,与人类的文化瑰宝相辉映。文物的辉煌和英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显示出周代文化的繁盛和灿烂。而文物的辉煌与海棠、梨花的美丽景象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金嶴赵园的壮丽景观。

同时,这首诗也融入了对风流士人和玄妙文化的思考。作者提到了晋朝(即东晋)的余风,暗示了金嶴赵园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历史沉淀。这里的晋余风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作者对文化的推崇和对古代文人的景仰。整首诗以游园之景为背景,通过对花卉美景和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体悟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对海棠和梨花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文化遗产的辉煌。同时,通过提及晋朝余风,呈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与景仰。整体上,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感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

  • 《陈行之二年三至宁江尝有游吴之兴而尚不果》

    君如历块马,万里当霜蹄。今为绕枝鹊,终夕未安栖。二年三风过,每至醉似泥。我贫觞豆薄,饭豆兼羹藜。汲碧云雨硖,撷青风露畦。焉能效季伦,咄嗟办蓱荠。君妇工烹调,刀几劳柔荑。昔尝留我饭,鲜腴出中闺。慎勿笑粢粝,平生把锄犁。朝来忽告别,复指巴渝西。借问王内史,何时

  • 《偈颂二百零五首》

    一雨霑濡,诸根萌动。青黄各成其姿,长短各随其用。绵绵也妙有机丝,混混也廓无棱缝。若人问我如何,敢道不快漆桶。

  • 《过苏州(九首)》

    小雨如膏渍陌尘,一沟寒碧晓生鳞。余年已自无多子,更向途中见早春。

  • 《秋日东林宴坐》

    高秋坐虚馆,飒然神虑清。回飙扬疏雨,潇洒集前楹。始欣尘杂远,稍觉微凉生。檐铎递相答,林蝉时一鸣。物情各有适,吾生岂无营。

  • 《寄颐斋》

    蛙声喧夜枕,买静入林居。好句敲唐响,清谈笑晋虚。素馨和月种,山药带云锄。閒里多忙事,篝灯课子书。

  • 《偶成》

    抱膝长吟更短歌,百年身世易蹉跎。事逢如意从来少,诗不惊人空自多。暖日烘时花著子,东风吹后草成莎。看渠天道无私覆,寒谷阳春有脚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