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循檐水,林林夹岸山。
令儿从竹下,领客入云间。
稠木容人过,悬崖着手攀。
从今名字出,不到径苔班。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金嶴赵园》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幽静、山川交辉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脉脉循檐水,
林林夹岸山。
令儿从竹下,
领客入云间。
稠木容人过,
悬崖着手攀。
从今名字出,
不到径苔班。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清新自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世界。
诗人以“脉脉循檐水”描绘了一条悠然流淌的小溪,这种柔和的流动给人一种温暖、宽慰的感觉。接着,他描述了“林林夹岸山”,形容了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山岭重叠的景象。这里的山水环境非常优美,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诗中提到了“令儿从竹下”,这表明诗人身边有一位仆人或朋友,他引领着客人进入云间。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和他的伴侣们一同欣赏着山水之美,共同享受着这片自然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稠木容人过,悬崖着手攀”描绘了一幅人行山林和攀爬悬崖的景象。这里的稠密树林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而悬崖则蕴含了一种挑战和冒险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探险和冒险精神。
最后两句“从今名字出,不到径苔班”,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个地方如此美丽,以至于它的名字应该被传扬开来,而且这里的景色迷人到连踏上这片土地的足迹都会留下痕迹。
整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探险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把读者带入了这个美丽而宁静的山水世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嘉树荫衡门,鸣鸠遍村墅。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
念念等空寂,行藏鬼莫窥。是名真遁者,安用山林为。
甫里旧深隐,夫君道不行。清名身后在,明月夜来生。寒水曾垂钓,春田久废耕。空遗散人传,千古见高情。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