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敬和还家自喜》

溪山鱼鸟识车尘,风日温明试小春。
黄帽青鞋安乐法,芋魁豆荚太平人。
接篱倒着情怀放,蓬沓逢迎气味真。
儿亦梦牵潭上菊。
和香细嚼胜猩唇。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又敬和还家自喜》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山鱼鸟识车尘,
在溪山中的鱼和鸟儿都认识车尘,
The fish and birds in the mountains and streams recognize the dust of passing carriages,

风日温明试小春。
风和阳光温暖明媚,试探着小春天的气息。
the warm breeze and bright sunshine test the signs of early spring.

黄帽青鞋安乐法,
戴上黄色的帽子、穿上青色的鞋子,寻求快乐的方法。
Wearing a yellow hat and blue shoes, seeking the path to happiness.

芋魁豆荚太平人。
芋头和豆荚的丰收使人们安居乐业。
The abundant harvest of taro and bean pods brings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 people.

接篱倒着情怀放,
倒着拿起篱笆,释放内心的情怀,
Holding the fence upside down, releasing the emotions within,

蓬沓逢迎气味真。
茂盛的蓬草迎接着真实的气息。
Luxuriant weeds greet the authentic scent.

儿亦梦牵潭上菊。
孩子也梦想着牵引着潭边的菊花。
Children also dream of plucking chrysanthemums by the pond.

和香细嚼胜猩唇。
细嚼着和香,胜过了猩猩的嘴唇。
Chewing the fragrant harmony is better than the lips of a chimpanzee.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和平安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溪山间的鱼和鸟儿认识车尘,暗示了人们对外界的熟悉和适应能力。风和阳光温暖明媚,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诗人提到黄帽青鞋,表达了追求幸福的愿望。芋头和豆荚的丰收象征着太平盛世,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接篱倒着情怀放,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的追求。蓬草茂盛、气味真实,传达了大自然的繁茂和真实。孩子梦想着牵引着潭边的菊花,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细嚼和香胜过猩猩的嘴唇,表达了对美味和享受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生活的美好,传递了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追求和享受的追求。

  • 《次沈陶庵题石田有竹庄韵》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 《西斋》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 《郡学锁宿》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 《新作西北门楼》

    赤白崔嵬晚照间,投闲时复一跻攀。时平守望皆无用,添得清秋数点山。

  • 《吊古行》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江空夜开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临江被发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 《惜分飞》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