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石马胜缘杨,千万金鳌跨水横。
法从福田勤播种,小庵心匠自经营。
不缘打破工夫到,那得中流砥柱平。
我辈济川真事业,何时赤手活苍生。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又九月朔同诸将观石马桥》是宋代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年石马胜缘杨,
千万金鳌跨水横。
法从福田勤播种,
小庵心匠自经营。
不缘打破工夫到,
那得中流砥柱平。
我辈济川真事业,
何时赤手活苍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瑰丽的石马桥,以及桥上的观者们。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诗的开篇,以“万年石马”和“胜缘杨”描绘了石马的雄伟和横亘在桥上的杨树的美景。石马象征着历久弥新、永恒不变的精神,象征着力量和坚韧。而金鳌则象征着富贵和权势,跨越水面,横亘在桥上,显示了石马桥的气势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法从福田勤播种,小庵心匠自经营”,寓意着艰苦努力和自主经营的精神。福田代表着丰收和幸福,福田勤劳播种的法则暗示着成功需要付出辛勤努力。小庵代表着一个简朴的居所,而心匠则象征着精细的工艺和自家经营,表达了作者对于辛勤工作和精心经营的讴歌。
接下来的两句“不缘打破工夫到,那得中流砥柱平”,表达了作者对于事业的追求和对于成就的渴望。打破工夫到,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中流砥柱,代表着支撑事业的中流砥柱,平则意味着稳固和安定。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为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我辈济川真事业,何时赤手活苍生”,表达了作者的报国之志和对于救国救民的渴望。济川意味着挽救河川的混乱,代表了挽救国家的危难。赤手活苍生则表达了作者以实际行动来拯救百姓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石马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福田、小庵、中流砥柱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勤劳、精细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整首诗词蕴含着作者对于事业成就、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表达。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纪,墬典断编真可续。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龙藩地暖冬无雪,十月风光似三月。好风不动绮罗尘,人在绣帏帘半揭。酒肠拍索能回春,春潮八面香熏熏。香肌汗透披縠纹,思得沧海驱埃氛。银锅蟹眼生春雪,银瓢捾破锅心月。流霞倾入碧琅玕,香雾氤氲云半掇。花藤织出金芙蕖,烟青藕紫堆云盂。一声珰佩帘钩长,皂盘棒出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