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两绝》

看雪宜临广路津,年年光景见长新。
不知滋液功多少,且慰东皋首种人。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又两绝》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苏颂之手的诗词。下面为您提供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雪宜临广路津,
年年光景见长新。
不知滋液功多少,
且慰东皋首种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观赏雪景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对农民劳作的赞美。诗人通过雪景的变化来反映岁月的流转,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努力耕作的敬意和祝福。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道,欣赏雪景最好的地方是广路津,这里每年都有美丽的景色出现,每年都有新奇的变化。这里的广路津可能指的是一个交通要道或者一个繁华的市区,而诗人通过观赏雪景来感受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

接下来两句写道,诗人不知道滋液(即雪水)的功效有多大,但他希望这些滋液能够滋养东皋地区的农作物。东皋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农田。诗人关心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滋润的雪水,使农作物茂盛生长。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诗人通过雪景的变化和滋液的滋养,寄托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对农民幸福的祝福。这首诗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展示了苏颂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福。

  •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 《送赵东阁罢官归永嘉》

    一年吟抱寄京华,几度相逢说永嘉。梦入西山寻枸杞,约归东阁看梅花。风霜推拉知何事,雨露生成自有涯。应笑屈平终不返,空留遗恨在长沙。

  • 《诉衷情》

    闲中一亩小□□。临水对遥岑。茅茨□□低小,竹径要幽深。逢酒醉,遇花吟。日登临。四时无限,好景良辰,莫负光阴。

  • 《句》

    照天下夜梨花月,落地无声柳絮风。

  • 《对菊花二首》

    躬耕遇岁真吾事,牛下齐儿妇妾歌。招饮风烟过闲日,遶篱栽菊可如何。

  •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馺娑蜚廉次第开,鸣鞘传跸自天来。云随彩仗低临幄,柳压金堤翠入杯。槛倚柔风丝缥缈,花翻丽日影徘徊。上林春色长如旧,玉辇嬉游岁岁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