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灵峰寺,岚霏翠湿衣。
野塘蒲叶短,石磴藓花微。
潭静龙长卧,山寒鹤未归。
老僧茶话久,高阁转斜晖。
《游灵峰寺》是明代樊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步入灵峰寺,
岚霏翠湿衣。
野塘蒲叶短,
石磴藓花微。
潭静龙长卧,
山寒鹤未归。
老僧茶话久,
高阁转斜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灵峰寺的情景。诗人进入灵峰寺,周围的山岚飘渺,使他的衣服被翠绿的雾气湿透。在野塘边,蒲叶很短小,石磴上的苔藓花朵微小而稀疏。潭水非常静谧,仿佛有一条长龙在其中休息。山上寒冷,但是归家的鹤还未回来。老僧已经和茶坛聊了很久,高阁上的阳光也开始斜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峰寺的自然景观和寺中僧侣的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诗人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描绘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觉。
首先,诗人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灵峰寺的景色,如“岚霏翠湿衣”、“野塘蒲叶短”、“石磴藓花微”等,展现了山峰的云雾缭绕、野塘的草木矮小和石磴上的苔藓花朵稀疏,传达出一种清幽、深远的山水意境。
其次,诗中提到了潭水中的龙和山上未归的鹤,这些形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律动。潭水静谧如龙长卧,给人一种神秘、宁静的感觉;山上的鹤未归,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动态,增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中出现了老僧和高阁的描写,展示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老僧与诗人聊了很久的茶话,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僧侣的智慧和修行的精神。而高阁转斜晖,则是对时间的暗示,表明时光已经过去,天色渐晚,也透露出离别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灵峰寺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律动的思考。
是处兵戈满,谁言宇宙宽。战声惊胆破,春色入心酸。北狩江天远,东巡海气寒。野人元任运,愁梦亦随銮。
初升谏署是真仙,浪透桃花恰五年。垂白郎官居座末,著绯人吏立阶前。百寮班列趋丹陛,两掖风清上碧天。从此追飞何处去,金鸾殿与玉堂连。
还山念初原,老夫办一物。生平万金产。自托五色笔。譬如十全医,付此地妄疾。落纸乱蛇蚓,超然百忧失。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宝榼金鞯,玉梅钗燕,斗鸭阑干花影嬉。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风流不减人知。算岳牧词人谁似之。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明年宴,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