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身通湿大槐梦,快意畋鱼紫石潭。
何似相携古兰若,细看香篆味茶甘。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龙井》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游龙井,身临湿润的大槐树下,畅快地垂钓于紫色的石潭。此刻,与友人相伴,宛如置身于古老的兰若园,细细品味着芳香的篆刻,享受着香茶带来的甘甜。
诗意:
《游龙井》描绘了作者喻良能在大槐树下垂钓的景象,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快乐和满足感。诗中通过比喻和意象,将垂钓的乐趣与古兰若园、篆刻和香茶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身心愉悦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龙井为题,以写实手法展示了作者在湿润的大槐树下垂钓的情景。诗中的大槐树、紫色的石潭和垂钓的乐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和作者的愉悦心情。通过描写大槐树和石潭的形象,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湿润和清凉的氛围。
诗中的古兰若园、篆刻和香茶,通过比喻的手法,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意境。古兰若园被用来形容友人相伴的情景,传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和谐之乐的心境。篆刻和香茶则象征着精致和雅致的文化艺术,表达了对生活的品味和享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文化艺术为线索,展示了作者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愉悦和满足。通过描绘细腻的形象和运用巧妙的比喻手法,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身心舒畅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词所传递的美好情感。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还寻老僧居,隔竹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猛虎不独宿,鸳鸯不只栖。虞舜游苍梧,帝子夜向潇湘啼。时既禅禹妃亦老,老泪洒竹无高低。流根及昏駮红藓,此情乃与天地齐。我今斋寝泰坛下,侘傺愿嚏朱颜妻。
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欲息乡邦事,萧条泪万行。阳秋今不作,文献久沦亡。绝学唯君在,论文许我狂。昔贤如可起,回首意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