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石笋》

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
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玕色。
惟应山鸟飞,百转时来息。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石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笋,以及它所处的环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笋巍峨挺拔,独自生长在这岩石旁。
白云和翠雾交织在一起,谁能看到它那琅玕色的光彩。
只有山中的鸟儿飞翔,时而停歇在这里。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座高大的石笋。石笋高耸入云,形态挺拔,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它孤零零地矗立在岩石旁边,显得异常独特。白云和翠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到它那琅玕色的光彩。诗中提到山中的鸟儿飞翔,时而停歇在石笋上,这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石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山水景色的喜爱。石笋高大挺拔,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和伟大。白云和翠雾的交织,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多样性。山中的鸟儿在石笋上停歇,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通过对石笋、白云、翠雾和山鸟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神秘和和谐之美。

  • 《题湘君图》

    怅望南巡竟不还,泪和湘雨暮斑斑。须知竹死愁方尽,莫恨秦人鞭赭山。

  • 《唐享太庙乐章·光大舞》

    肃肃艺祖,滔滔浚源。有雄玉剑,作镇金门。玄王贻绪,后稷谋孙。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 《次韵章宰》

    游旧多厌绝,怪君终眷知。帐留仍碧酒,紵献更清诗。风义固难及,月评无乃私。相从文字乐,悔作十年迟。

  • 《苦雨初霁》

    积阴为患恐沈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乾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 《同王如斋挥使金宗秩上舍暮春郊行》

    单衣初试觉身轻,云淡风和雨乍晴。墨泼小池科斗乱,簧调深院栗留鸣。飞花逐马疑招饮,落絮依人似送行。余景老来偏爱惜,可堪白日去无情。

  • 《送黄东起西上》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殷勤谢月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