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龙门诗十二首·西溪》

我从南岭来,引辔下云木。
不知溪流处,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脩篁医茅屋。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游龙门诗十二首·西溪》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龙门诗十二首·西溪》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从南岭来,
引辔下云木。
不知溪流处,
但见翠满谷。
凉叶覆山泉,
脩篁医茅屋。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游历西溪的景色和感受。诗人描述自己从南岭来到西溪,驾车悠然而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景致。他不知道溪流的具体位置,只看到了绿意盎然的山谷。在山泉旁边,凉爽的树叶覆盖着泉水,修竹修补了茅屋。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诗人以自然元素为主题,描绘了山谷中翠绿的景色,以及凉爽的山泉和茅屋。这些景象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合,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诗人运用了寥寥数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山谷之中。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形式传达出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溪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这首诗词以其简洁的表达方式和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句》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 《不解算四首》

    汉衩帷幄有真儒,五百余人辙予卢。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 《姑熟杂咏》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唯有清风闻,时时起泉石。

  •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 《初离淮阴闻汴水已下呈七兄》

    朝离淮阴市,春水满川平。依依道边人,送我亦有情。千里积雪消,布谷催春耕。人家远不见,柳色烟中明。轻舟鸣桹子,野静遥相应。连网收泼刺,嘉鱼饱南烹。平生晤语欢,促膝联弟兄。相逢古难得,白发老易生。樯乌飞更北,汴柳绿相迎。从今淮山梦,却在凤凰城。

  • 《熙宁蜡祭十三首》

    嘉荐芳美,灵莱宴娭。斿车结云,若风马驭。既至而喜,锡我蕃禧。嘉承天贶,曼寿无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