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破碎天上来,女娲仙去空崔嵬。
中悬鸣玉二千尺,下有百尺青铜开。
居龙变化出嘘吸,雨暗云昏鬼神入。
我来坐石秋水闲,云影扶疏落空湿。
浮丘容成不可俟,摩挲青壁著名字。
两翁下游会有时,访我钟陵五松寺。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龙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秦山破碎天上来,
女娲仙去空崔嵬。
中悬鸣玉二千尺,
下有百尺青铜开。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景观。秦山破碎的碎块从天空中降落下来,女娲神仙离去,留下了一个空旷而崇高的山峰。在山峰的中央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玉石,发出清脆的声音,高达两千尺;而在下方,有一块百尺高的青铜石开裂。
居龙变化出嘘吸,
雨暗云昏鬼神入。
我来坐石秋水闲,
云影扶疏落空湿。
这里描写了龙潭的神奇变化。龙潭中的龙在变幻之中吐息出声,雨暗云昏时,鬼神们进入其中。诗人来到这里坐在石头上,感受着宁静的秋水,看着云影在空中飘动,感受着湿气的落下。
浮丘容成不可俟,
摩挲青壁著名字。
两翁下游会有时,
访我钟陵五松寺。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浮丘和两位翁的情景。浮丘即指龙潭,容颜壮丽,无法等待。诗人用手摩挲着青色的山壁,并在上面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两位翁指的是游龙潭的两位老者,他们有时会下游相会,来到钟陵的五松寺拜访诗人。
整首诗以神奇的景观和变化为主题,描绘了龙潭的壮丽与神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同时,诗中融入了一些个人感受和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情绪。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
素秋授终。玄节敬御。逝将离征。我整我车。命彼仆夫。驾言北徂。告别津裔。执手歧路。泛舟中流。□□载遡。临河难逝。眷眷长顾
南陌东城处处春,不须移槛损天真。鬓毛欲白休辞饮,风雨无端只误人。鸟语提壶元自好,酒狂惊俗未应嗔。稍寻绿树为诗社,更藉残红作醉茵。
军中富余暇,飞苔同城隈。雍容陪后乘,一一应刘才。
时违运往岂无才,老气峥嵘隘九垓。漫仕有声徐偃国,赋归不愧子陵台。相逢苦雨泥双屐,可及晴湖泛一杯。忽又趁潮上桐濑,山中春笋正堪煨。
这金丹,无二道。方寸不离真水火,既未相颠倒。个中运用不辞劳。海底天心呼吸到。现出长生宝。
勤勤高意念林丘,新买溪园洛水头。千载圣贤方契会,恐君难作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