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游庐山山阳七咏 简寂观》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行但觉鸟声殊,
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
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
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
养生世世授遗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览庐山山阳地区时的景象和感受。他感叹在山中行走时,鸟儿的鸣叫声与平常不同,让他感到与众不同。他慢慢接近一个神仙般简朴宁静的居所。居所外面的长溪清澈,有很多游客来此停留。山腰上的苦笋成为菜肴的佐料,增添了美味。高大的松树中一定隐藏着某种珍贵的药材,而庞大的石头仍然存在,似乎还在拜斗。一个苍髯的八十岁弟子,将长寿的养生之道代代相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庐山山阳的景色和人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山中的宁静和神奇之感。他注意到鸟儿的鸣叫声与平常不同,这让他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诗中提到的简寂居、长溪、苦笋、乔松和大石都是山中的景观,展示了山间的宁静、美丽和神秘。
诗中还出现了一位八十岁的苍髯弟子,他代代相传养生之道,将智慧留给后人。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寿和智慧的追求,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和传统智慧的珍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水和人物,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传达了对山中宁静和智慧传承的赞美之情。这首诗在表达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智慧和价值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松房小小雨留客,竹迳深深鸟唤人。灿醉不知三月暮,等閒又是一年春。
将使言堪复,常闻行欲先。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跬步非全进,吹嘘禀自然。当令夫子察,无宿仲由贤。正遇兴邦际,因怀入署年。坐知清监下,相顾有人焉。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养拙贫无事,深幽乐更真。檐巢偷哺子,树啄巧藏身。窃果莺知主,移居蚁过邻。老夫朝食美,荐俎有溪鳞。
窗外幽花无数生,乱红相映不知名。长条自转风前影,别壑还添雨后声。闭户苦无佳客语,披书聊慰古人情。诗成步逐山腰月,相对茅檐夜色清。
冰颜黑发未应衰,巨舰高旌使府威。琐闼领藩承嘏去,绣衣过郡买臣归。湖山胜迹吟毫健,风月良辰宴斝飞。金榜弟兄同舍长,老年相别重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