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右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是宋代文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冲寒得得过吾门,
在严寒的冬天,你勉强走过了我的门槛,
切莫谈天不原闻。
但请不要再说你对天空的事情毫不了解。
种木十年甘自许,
种植树木十年,甘心情愿地自我安慰,
寄梅千里欲何云。
寄托了我对千里之外的梅花的向往,又有何用呢?
人谁相记怀明月,
人们会记得并怀念明亮的月光,
我已无心等片云。
而我却已经不再关心那一片片的浮云。
右向霸陵逢醉尉,
向右转身,来到了霸陵,遇见了独饮的尉迟,
不须与说故将军。
无需多言,我们无需与那个故将军说话。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曾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思考。诗人在冬天看到有人不远千里来拜访自己,但他却认为这个人对世间的事物了解甚少,不能谈论天空的奥妙。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种植树木十年的辛勤和甘愿,但又对梅花遥不可及的渴望感到无奈。诗人认为人们常常会记住美好的事物,如明亮的月光,而他自己则对此已经不再关心。最后,诗人转身离开,来到霸陵,遇见了独饮的尉迟,两人无需多言,不需要与那个故将军打交道。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人以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幅清冷而寂寥的画面,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整体氛围沉静而深邃,寓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